会上披露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摸排情况看,中央企业作为甲方,与非公有制企业在执行合同近700万份,金额超过10万亿元,共清理出逾期欠款1116亿元,占在执行合同金额的1.1%。中央企业清欠工作已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截至1月末,拖欠农民工工资8.2亿元已全部清零;拖欠非公有制企业账款已清偿839亿元,清欠进度75.2%。近三个月来,全国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共清偿非公有制企业账款超过1600亿元。
国资委财务监管局局长邬红兵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督促中央企业努力在今年6月底前率先完成清欠任务。对于无分歧欠款,多渠道筹措资金,应付尽付、应付快付,力争在6月底前率先完成清欠;对于有分歧、有纠纷的欠款,要积极沟通解决。中央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积极处置盘活存量资产,开展保理、资产证券化、集团资金统筹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本着规范高效的原则,加快资金支付。与此同时,指导中央企业建立清欠长效机制,防止前清后欠。
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下一步将督促指导地方和有关部门做到能偿尽偿、能清尽清,确保目标任务能够按期完成。具体措施为:一是加强督促指导,二是加大问责力度,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中,进一步对企业之间正常经营账款的支付时限、支付责任、惩戒措施等做出规定,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来保障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解决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前一阶段工作中,中央企业做了表率,它们不讲条件、不讲代价,首先把拖欠非公有制企业的欠款清了,对非公有制企业拖欠国有企业的账款,在后续工作中,要以适当的方式研究解决。
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郝磊表示,支持中央部门做好清欠工作,对于已经列入部门预算的,依规定及时审核拨付资金,支持有关部门加快支付进度;对于没有安排预算或者资金存在缺口的,指导有关部门通过部门预算调剂、动用结转资金、统筹自有收入等渠道予以解决,并在2019年的预算中予以优先保障。推动监管的中央企业及时偿还欠款;对于达到支付条件的账款,及时按照合同约定和清欠要求偿还。对于一些还没有完成竣工决算或者还存在分歧的账款,加强与有关方面和债权方的沟通协调,推动尽快完成支付。财政部还将加强对地方财政部门的指导,督促地方财政部门做好地方政府部门和融资平台公司等方面的清欠工作。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中央企业加大清欠力度,力争率先完成清欠任务,既体现了中央企业对落实中央清欠部署的责任担当,也反映了中央企业对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格外的重视。随着长效化防拖欠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快,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效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认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账款问题,直接利好以政府业务为主、政府欠款较多的民营环保公司,这一类公司现金流状况有望改善。目前政府是环保行业主要的下游客户,主体业务方式包括BOT、EPC、PPP等模式,同时政府补贴也是环保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环保板块86家公司中,约56%的公司应收账款占据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
建筑业应收账款问题是市场长期关注的焦点。截至2018年9月末建筑板块非公有制企业广义应收账款合计3736亿元,同比增加14.2%,占建筑板块民企总资产比例为61.5%。假设这一比例降低至国企央企同一水平,即53.1%,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增加513亿元。
QQ客服
电话咨询
027-87462688
电话咨询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至18:00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