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企一照明参编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24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照明设计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也对照明设计做出了新要求。
那么,相较于之前的2013版,新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有哪些不同?对于无主灯设计来说,又必须要格外注意哪些要点呢?
在以往的照明设计中,往往更多地关注闪烁、频闪效应、(光)闪变指数(PLM)等视觉因素。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非视觉效应在健康照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24不仅强调了视觉因素的重要性,还着重提出了非视觉效应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提出“有条件时,在人员长期室内活动的场所宜采用可调节光色与亮度的照明控制管理系统”。
相应的,在无主灯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照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仅要关注照明设备本身的视觉舒适度,还要结合智能控制管理系统,通过调节光色与亮度来打造更为健康的照明环境。
企一照明推出的KEEY iS健康人居智能系统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这样的效果,该系统通过自动化管理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能够计算出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并根据这一信息自适应调节照明,实现节律控制,进而达到健康照明的效果。
无主灯设计以其灵活多变、空间感强的特点而受到慢慢的变多人的喜爱。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明智的选择合适的照度和色温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24对居住空间的照度、色温也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要求起居室一般活动时的照度标准值为100Lx,卧室一般活动时的照度标准值为75Lx。
因此照明设计师在进行无主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标准值,确保照明环境既满足功能性需求,又符合人体舒适度的要求。这要求设计师在选材、布局、控制等方面都要做到精准把控,确保照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照明设计也需要遵循节能标准。无主灯设计由于灯具数量较多,因此更需重视节能问题。《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24也指出,在满足照度均匀度的条件下,一般照明宜选择单灯功率较大、光效较高的光源。
综上所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24的实施对于无主灯设计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设计师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照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严格遵循标准值进行设计,并注重节能减排的理念,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既健康又环保的照明环境。
QQ客服
电话咨询
027-87462688
电话咨询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至18:00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