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吉林疫情很严重的时候,一条「因未开通绿色通道吉林女童就医时死亡」的新闻在网络持续发酵,「急性喉炎」这一儿童常见疾病引起公众的注意。
急性喉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儿童常累及声门下区黏膜和黏膜下组织。
好发于 6 月~3 岁婴幼儿。与成人相比,小儿急性喉炎更容易发生喉梗阻且进展迅速[1]。若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理,患儿可因呼吸困难而发生窒息、死亡。
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研究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主要流行于冬季,流感病毒(IV)在秋冬季高发,副流感病毒(PIV)在春季高发而博卡病毒(hBoV)在夏季发病率高,肺炎支原体(MP)常年均流行,夏秋季检出率最高[2]。
临床特征为声嘶、发声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3]。
一方面,儿童喉腔相对狭小,喉软骨柔软,黏膜淋巴及腺体组织丰富,黏膜下组织较松弛,与成人相比,儿童咽喉部位在感染后容易导致黏膜充血,喉腔狭窄甚至阻塞,容易发生水肿和痉挛,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另一方面,儿童咳嗽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且儿童神经敏感,受到刺激后也容易引起喉痉挛、喉梗阻;此外,儿童对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较低,喉部感染后炎症反应较重也是喉炎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包括局部对症及病因治疗(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如有重度喉梗阻,药物治疗无好转,则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及/或气管切开术。雾化吸入作为辅助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可显著减轻喉部水肿和炎症,解除气道痉挛、稀释痰液、改善通气。
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如存在细菌感染,及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一般给予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严重者予以2种以上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1~2 mg·kg-1·d-1,分次口服;重症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次 2~5 mg;继之 1 mg·kg-1·d-1静脉滴注,用 2~3 d,至症状缓解。
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由于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低,亲脂性差,且需要在肝脏内经过转化方能发挥作用,加之静脉用药分布于咽喉部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因此起效慢,但作用持久。此外,地塞米松有免疫抑制作用,如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可使感染扩散,故不宜长期应用[5]。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比口服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小,起效可能更快,可能更适合急性喉炎患者,但对严重喉梗阻者则应同时使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6]。
Cates等[7]研究认为,布地奈德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与抑制变态反应的强度是地塞米松的 20~30 倍,因而很小的剂量就能够收到显著的疗效。
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可显著减轻喉部水肿和炎症,解除气道痉挛、稀释痰液、改善通气。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雾化治疗能显著减轻喉部水肿和炎症。ICS 可作为医院内缓解急性期发作的合并治疗手段。
吸入药物局部作用强,且局部药物浓度愈高、疗效亦愈好。雾化吸入是最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的吸入疗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同时,一般雾化吸入治疗的药量仅为全身用药量的几十分之一,由此可避免或减少全身给药(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潜在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有三种用于儿童雾化吸入的 ICS 混悬液,包括布地奈德(BUD)、丙酸倍氯米松(BDP)和丙酸氟替卡松(FP)。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禁忌证等相似,但存在药效学、药动学等的差异,如下[8]:
LogP:油水分配系数,值越大LogP,亲脂性越强,反之,则亲水性越强;亲水性决定ICS透过气道黏液层的速度,原药亲水性越好,透过气道黏液层的速度越快,故仅比较原药分子,未涉及代谢产物。
专家共识推荐,急性喉炎雾化吸入的具体方法。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 ml)。儿童:0.5~1 mg/次,2 次/d;疗程:视病情情况逐渐减量,整个雾化吸入治疗时间建议不超过 10 天。
布地奈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卤化的糖皮质激素。在保留较高亲脂性的同时,具有高亲水性,更易透过气道黏液层。
丙酸倍氯米松为前体药物,在体内催化酶作用下水解为活性代谢物 17-单丙酸倍氯米松,但这种催化酶在人体,许多组织,如肝脏、结肠、胃、乳腺和脑组织也有表达。因此,在肺外组织中活化、且与受体高亲和力的 17-单丙酸倍氯米松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风险需要警惕。
丙酸氟替卡松是高亲脂性 ICS,其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在相同剂量和相同吸入装置条件下其全身性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较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大。
虽然 ICS 安全性高,但由于给药方式的特殊性 ICS 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可造成局部不良反应,使用后立即漱口和漱喉,可有效减少局部不良反应。ICS 常见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咽喉炎(咽喉痛)、支气管痉挛咳嗽等。
肾上腺素:张均超[9]观察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 Ⅰ~ Ⅳ 度喉梗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沈君等[10]采用联合布地奈德、肾上腺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 Ⅱ 度及以上喉梗阻疗效明显。
肾上腺素通过激活 α、β 受体,并遏制部分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具有血管收缩作用,作为雾化吸入给药虽然有少量经验性使用的报道,但缺乏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
[1] 张亚梅, 张天宇. 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5):5.
[4] 佚名. 雾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9, 26(5):8.
[9] 张均超. 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喉梗阻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2,39( 19) ∶ 116.
[10] 沈君,卢嘉铭.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合并喉梗阻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2013,41( 4) ∶ 61 - 6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QQ客服
电话咨询
027-87462688
电话咨询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至18:00留言咨询